近期,外交部和文旅部相继发布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近期谨慎前往日本”。这一提醒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当前日本社会治安状况与中日关系政治氛围的综合评估,旨在切实维护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日本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明显增多。多地发生中国公民遇袭事件,部分案件甚至未能及时侦破,暴露了当地安全环境的恶化。对于计划赴日旅游、留学或商务的中国公民而言,人身安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风险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案件并非孤立。日本社会近年来整体治安压力上升,针对外国游客的歧视性事件时有发生,而中国公民因身份辨识度高,更容易成为目标。这一背景下,“谨慎前往”的提醒,本质上是对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
安全风险背后,是日本领导人近期涉台露骨挑衅言论的推动。其言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此类挑衅不仅加剧了两国政治对立,更可能传导至民间,引发针对中国公民的敌意行为。
历史经验表明,政治关系的紧张往往会影响人员往来的氛围。日本领导人的错误言行,不仅损害了中日互信,也让中国公民在日的安全环境进一步承压。
需要明确的是,此次提醒是“近期谨慎前往”,而非“完全禁止”。这体现了政策的科学性与灵活性——既警示风险,又避免“一刀切”影响正常交流。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及时预警,引导中国公民暂避当前高风险环境,同时向日方传递中方维护公民安全的坚定立场。
未来,若日本治安状况改善或政治氛围缓和,相关提醒可能动态调整。但短期内,安全仍是赴日需优先考虑的因素。
外交部及驻日使领馆通过“领事直通车”等渠道持续发布安全提示,并提供24小时领事保护热线,这是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的具体行动;文旅部作为旅游主管部门,针对游客群体发布提示,是落实旅游安全管理责任的体现。两者协同,构成了对在日及拟赴日中国公民的全方位保护网。
此外,国航、南航等六家航司针对12月31日前涉及日本的机票提供免费退改服务,既是对提醒的响应,也通过实际措施降低了公民调整行程的经济损失。这一“政策+企业”的协同,体现了对公民权益的切实维护。
中国驻日大使已约见日本外务事务次官,就涉台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中方强调,日方言论“完全是误判形势、不自量力”,并正告日方“若胆敢武力介入台海,中方必将迎头痛击”。这一外交行动不仅是对错误言论的反击,更是为后续安全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
此次提醒是安全风险评估与政治立场表达的结合,既保护了公民安全,也传递了中方维护主权与尊严的决心。对于计划赴日的中国公民,建议密切关注日本治安动态与中日关系走向,合理调整行程;对于在日公民,需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前往敏感区域。
中国公民的安全不容忽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不容动摇。唯有日方纠正错误,才能为两国人员往来营造真正安全、友好的环境。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