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逸致文摘

全球最搞笑的10次抢劫

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些犯罪分子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凶狠残忍,有的时候,他们的犯罪行为也富有幽默,让人捧腹大笑。目前,俄罗斯真理报列举出20世纪最搞笑、最白痴的犯罪行为。

1901年:美国新奥尔良市一个小偷在邮政列车上进行了偷窃,而他却只对圣诞卡片情有独钟,此次他只偷走了12568张圣诞卡片。

1910年:美国一位名叫约翰-史密斯的男子决定抢劫银行,他身穿女性紧身内衣进入银行大厅,所有客户和安全保卫均对史密斯的怪异行径捧腹大笑。在场的人们并未阻挡史密斯走向银行点钞台,然而大家却并未看到史密斯对银行抢劫,相反史密斯在点钞台紧张之际,却从自己的帐户中取走1万美元。最终,捧腹大笑安检人员还是让抢劫未遂的史密斯离去。 .

1936年:一位美国囚犯被判电击死刑,他计划趁执行死刑之前逃离监狱,但是,逃跑时他行动十分不便,因为他是被绑在电椅上的。在自己的逃跑计划中,他打算逃到墨西哥边境,然后将这把电椅出售挣点“路费”。可是,他好梦不长,当他带着电椅刚逃到监狱门口时,由于行动太明显,随即被捉回来执行死刑。

1966年: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市一伙流浪汉从动物园偷了一头大象,他们计划将这头大象出售,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买家,最终,只得将这头大象悄悄地送回动物园。

1975年:俄罗斯一对夫妇都是小偷,他们对自己的婚姻不满,便在法庭上提出了离婚请求。在法庭上他们讲出自己离婚的原因,前不久,他们联手偷窃了许多财物,但是对于财物如何分产生了争执,最终引起了离婚大战。他们在法庭上忘记自己是小偷,将偷窃的钱财一些事情都告诉了法官,希望法官做出正确裁决。然而,法官最终并未宣布他们是否可以离婚,而是宣布他们盗窃罪名成立,判处入狱监禁。

1980年:美国纽约市两位抢劫犯,计划对银行进行抢劫,他们来到银行之后,抢劫的目标却发出了变化。他们抢劫的并非是银行现金,而是要求银行保卫人员解除武器,掏出身上所有钱和口袋中的金属物质,然后他们将这些财物装入袋中逃之夭夭。银行职员对两位抢劫犯之举十分不解。

1982年:一个抢劫犯进入俄罗斯一位老妇人家中进行洗劫,他却只盗取了家中一件物品——一幅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复制品。据了解,这幅画并不是家中值钱物品,它只是老妇人从旧杂志中剪下的一张插图。

1986年:美国一位小偷闯入大西洋赌城,他手持一把手枪,盗取了一袋筹码。然后就若无其事地坐在离付款台一米远的赌博机,开始玩赌博游戏。他在赌博机上竟然玩了一个半小时,直到等来警察将自己逮捕。

1988年:发生了莫斯科最大的穿孔卡盗窃案件。三年之后,该案件才调查到一个犯罪分子盗窃了20辆卡车的穿孔卡。目前这名犯罪分子仍未绳之以法,人们更是对他为何盗取20卡车穿孔卡初衷十分疑惑。

1999年:俄罗斯几名士兵抢劫了离他们岗位不远的一个啤酒零售摊。据悉,他们的抢劫是完全的军事化行动,在军士长的命令下,三名士兵站成一队冲向啤酒摊进行抢劫。

免责声明:本文由静落凝封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热门文章

不是突然厉害,是这些“奇迹”让我们明白:中国早已站在高处!

不是突然厉害,是这些“奇迹”让我们明白:中国早已站在高处!

曾经仰望西方星空的我们,蓦然回首,发现自己早已站在世界之巅。相信每一个出国的国人,总是会不自觉地寻找中国元素的痕迹。当在纽约时代广场看到巨幅中国品牌广告,在巴黎商场听到中文广播...

活得通透:在复杂世界里保持简单与自由

活得通透:在复杂世界里保持简单与自由

人生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万千光芒,而活得通透则是能够看透这些光芒背后的本质,不为表象所惑,不为情绪所困。在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活得通透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智慧。...

自信人生二百年:今天,我们为何更需要重读毛主席的“自信哲学”?

自信人生二百年:今天,我们为何更需要重读毛主席的“自信哲学”?

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其身上展现出的非凡自信一直是历史学者和普通民众研究的课题。这种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在深刻思考中形成的精...

《住房租赁条例》全文

《住房租赁条例》全文

《住房租赁条例》已经2025年6月27日国务院第6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为了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住房租赁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稳定住房租赁关系,促进住房租赁...

人民日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人民日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美国政府逆世界潮流而动,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出台所谓的“对等关税”,我国第一时间采取了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当前应客观分析美滥施关税对我影响,理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