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逸致文摘

不到长城非好汉 | 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赏析

清平乐·六盘山.jpg

《清平乐·六盘山》是毛主席于1935年10月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当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即将胜利结束,途径宁夏南部的六盘山。这首词既描绘了六盘山壮丽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信心与决心。

一、创作背景

1935年8月,毛主席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10月7日,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翻越了长征途中的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主峰。在翻越六盘山的过程中,毛主席站在六盘山山顶上,极目四望,回想起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如今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他诗兴大发,创作了这首《清平乐·六盘山》。

二、词作内容

全词如下: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三、艺术特色与赏析

结构工整,情景交融:

上阕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描写了六盘山的高远辽阔和红军战士的豪情壮志。

下阕同样以写景开篇,随后转入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用词精炼,意蕴深远:

天高云淡”描绘了六盘山秋天的景象,天高云淡,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望断南飞雁”中的“望断”二字表达了红军战士对南方的无限遐想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不到长城非好汉”以长城为象征,表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屈指行程二万”则是对红军长征艰苦历程的概括和回顾。

象征手法,寓意深刻:

红旗漫卷西风”中的“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而“漫卷西风”则形象地描绘了红旗在秋风中飘扬的壮丽景象,寓意着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

今日长缨在手”中的“长缨”比喻革命武装力量,表达了红军战士已经掌握革命武装、随时准备消灭敌人的豪情壮志。

何时缚住苍龙”中的“苍龙”则比喻国民党反动势力,表达了红军战士对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情感激昂,气势磅礴:

整首词洋溢着革命胜利的豪情和革命必胜的信心,情感激昂、气势磅礴。

毛主席以高亢雄壮的语气,抒发了自己作为革命领袖的壮志豪情和对未来的期许。

四、意义与影响

《清平乐·六盘山》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革命诗篇。他见证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胜利成果,表达了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这首词在革命战争年代激励着无数红军战士奋勇向前、不畏艰险;在和平建设时期则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精神力量。

推荐阅读:

毛主席《菩萨蛮·大柏地》赏析

毛主席《清平乐·会昌》赏析

毛主席《卜算子·咏梅》赏析

毛主席《七律·长征》赏析

毛主席《沁园春·长沙》赏析

毛主席《沁园春·雪》赏析

免责声明:本文由静落凝封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热门文章

毛主席诗词《念奴娇·鸟儿问答》赏析

毛主席诗词《念奴娇·鸟儿问答》赏析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毛主席组诗《七律二首·送瘟神》赏析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毛主席组诗《七律二首·送瘟神》赏析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 毛主席诗词《菩萨蛮·黄鹤楼》赏析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 毛主席诗词《菩萨蛮·黄鹤楼》赏析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 毛主席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赏析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 毛主席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赏析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 毛主席诗词《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赏析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 毛主席诗词《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赏析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是一首充满战斗精神和豪迈气概的诗歌。它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彭德怀元帅英勇无畏、智勇双全的大将军形象,并体现了毛主席对红军将士的深厚感情和对革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