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逸致文摘

毛泽东《七律·长征》赏析

红军长征.jpg

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是一首著名的革命诗歌,创作于1935年10月,正值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之际。整首诗气势磅礴,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信念,对那段艰苦卓绝历史的艺术再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历史事件的叙述,表达了对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原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赏析:

一、结构

全诗共八句,遵循了七言律诗的传统格式,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四个部分。这种结构使得诗歌在形式上整齐划一,节奏明快,易于吟诵。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点明主题,表达了红军战士面对艰难险阻时无所畏惧的精神面貌。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通过比喻手法,把连绵起伏的山脉比作细小的波浪或泥丸,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红军战士轻视自然障碍的态度。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描绘了红军巧渡金沙江与强渡大渡河两个重要战役场景,使用“暖”、“寒”的对比来增强情感表达。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总结全篇,描述红军翻越雪山后的喜悦心情,预示着长征即将胜利结束。

二、语言特色

用词精炼:每句话都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既准确又富有表现力,如“逶迤”、“磅礴”等词汇,使画面感强烈。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韵律和谐: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感染力。

三、思想内涵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整首诗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展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三军过后尽开颜”体现了全体指战员共同奋斗后的欣慰。

历史纪念意义:作为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艺术记录,《七律·长征》承载着深刻的历史记忆,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七律·长征》是一首壮丽的诗篇,它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并热情歌颂了红军的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精神。这首诗不仅是中国红军的英雄画卷、万里长征的壮烈史诗,更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韧不拔意志品质的高度赞美。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推荐阅读: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

毛泽东《沁园春·雪》赏析

免责声明:本文由静落凝封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热门文章

不是突然厉害,是这些“奇迹”让我们明白:中国早已站在高处!

不是突然厉害,是这些“奇迹”让我们明白:中国早已站在高处!

曾经仰望西方星空的我们,蓦然回首,发现自己早已站在世界之巅。相信每一个出国的国人,总是会不自觉地寻找中国元素的痕迹。当在纽约时代广场看到巨幅中国品牌广告,在巴黎商场听到中文广播...

活得通透:在复杂世界里保持简单与自由

活得通透:在复杂世界里保持简单与自由

人生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万千光芒,而活得通透则是能够看透这些光芒背后的本质,不为表象所惑,不为情绪所困。在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活得通透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智慧。...

自信人生二百年:今天,我们为何更需要重读毛主席的“自信哲学”?

自信人生二百年:今天,我们为何更需要重读毛主席的“自信哲学”?

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其身上展现出的非凡自信一直是历史学者和普通民众研究的课题。这种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在深刻思考中形成的精...

《住房租赁条例》全文

《住房租赁条例》全文

《住房租赁条例》已经2025年6月27日国务院第6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为了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住房租赁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稳定住房租赁关系,促进住房租赁...

人民日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人民日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美国政府逆世界潮流而动,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出台所谓的“对等关税”,我国第一时间采取了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当前应客观分析美滥施关税对我影响,理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