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逸致文摘

毛主席诗词《贺新郎·别友》分享

贺新郎·别友.jpg

毛主席的《贺新郎·别友》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词作,创作于1923年12月,当时毛主席正奉中央通知,由长沙到上海再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临行前,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赠给妻子杨开慧的词

【原文】

《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分享】

一、创作背景与主题

创作背景:1923年底,毛主席与杨开慧在长沙清水塘租住,生活虽清苦但充满革命激情。此时,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毛岸青刚诞生不久,但毛主席因工作需要,不得不离开长沙,与杨开慧分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词。

主题:全词围绕一个“别”字展开,从话别、送别写到别后,既表达了夫妻间的难舍难分之情,又彰显了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毅然前行的决心。

二、艺术特色与手法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词中一方面用真切细致的白描手法,把夫妻间的离情写得细致入微,具体感人;另一方面又有艺术夸张,形成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

结构谨严,表达含蓄:全篇始终围绕着“别”字铺写,但全篇又不着“别”字,而是通过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让读者去体味。

化用古典诗词:如“挥手从兹去”化用了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增添了词作的古典韵味。

三、内容解读与情感表达

离别之际的无限依恋:词的上阕通过“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等句,细腻地描绘了夫妻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内心的痛苦。

误会解除与深情抚慰:“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这里提到的“误会”可能是指之前因某些事情而产生的隔阂,但此刻已化为过眼云烟,夫妻间依然是彼此最深的知己。

革命志向的坚定表达:“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这几句表达了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毅然割舍个人情感的决心,以及他们将在未来的革命斗争中再次相聚、共同奋斗的美好愿景。

通过毛主席的《贺新郎·别友》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毛主席作为一个革命者,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波折和内心斗争。

免责声明:本文由静落凝封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热门文章

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分享

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分享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主席诗词《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分享

毛主席诗词《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分享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毛主席诗词《虞美人·枕上》分享

毛主席诗词《虞美人·枕上》分享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毛主席诗词《七律·答友人》分享

毛主席诗词《七律·答友人》分享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主席诗词《七绝·改诗赠父亲》分享

毛主席诗词《七绝·改诗赠父亲》分享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七绝·改诗赠父亲》是毛主席1910年赠给父亲的一首七绝诗,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借自月性和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