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逸致文摘

毛主席诗词《贺新郎·别友》分享

贺新郎·别友.jpg

毛主席的《贺新郎·别友》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词作,创作于1923年12月,当时毛主席正奉中央通知,由长沙到上海再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临行前,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赠给妻子杨开慧的词

【原文】

《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分享】

一、创作背景与主题

创作背景:1923年底,毛主席与杨开慧在长沙清水塘租住,生活虽清苦但充满革命激情。此时,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毛岸青刚诞生不久,但毛主席因工作需要,不得不离开长沙,与杨开慧分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词。

主题:全词围绕一个“别”字展开,从话别、送别写到别后,既表达了夫妻间的难舍难分之情,又彰显了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毅然前行的决心。

二、艺术特色与手法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词中一方面用真切细致的白描手法,把夫妻间的离情写得细致入微,具体感人;另一方面又有艺术夸张,形成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

结构谨严,表达含蓄:全篇始终围绕着“别”字铺写,但全篇又不着“别”字,而是通过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让读者去体味。

化用古典诗词:如“挥手从兹去”化用了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增添了词作的古典韵味。

三、内容解读与情感表达

离别之际的无限依恋:词的上阕通过“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等句,细腻地描绘了夫妻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内心的痛苦。

误会解除与深情抚慰:“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这里提到的“误会”可能是指之前因某些事情而产生的隔阂,但此刻已化为过眼云烟,夫妻间依然是彼此最深的知己。

革命志向的坚定表达:“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这几句表达了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毅然割舍个人情感的决心,以及他们将在未来的革命斗争中再次相聚、共同奋斗的美好愿景。

通过毛主席的《贺新郎·别友》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毛主席作为一个革命者,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波折和内心斗争。

免责声明:本文由静落凝封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热门文章

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一万众期待、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盛会,将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

引领未来,中国做对了什么

引领未来,中国做对了什么

每逢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科学把握历史方位与形势变化,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指引中国人民战胜无数风险挑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问到底丨银行将清理“沉睡账户”,卡里的钱怎么办?一文解惑

一问到底丨银行将清理“沉睡账户”,卡里的钱怎么办?一文解惑

您还记得自己名下有几个银行账户,这些账户多久没有使用,账户里有多少余额吗?近期,多家银行发布公告要清理长期不动的账户,也就是所谓的“沉睡账户”。...

不是突然厉害,是这些“奇迹”让我们明白:中国早已站在高处!

不是突然厉害,是这些“奇迹”让我们明白:中国早已站在高处!

曾经仰望西方星空的我们,蓦然回首,发现自己早已站在世界之巅。相信每一个出国的国人,总是会不自觉地寻找中国元素的痕迹。当在纽约时代广场看到巨幅中国品牌广告,在巴黎商场听到中文广播...

活得通透:在复杂世界里保持简单与自由

活得通透:在复杂世界里保持简单与自由

人生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万千光芒,而活得通透则是能够看透这些光芒背后的本质,不为表象所惑,不为情绪所困。在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活得通透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