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互联网事

祝贺!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天问一号”动力减速模拟图

5月15日7时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产品保证经理饶炜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精确入轨后,已按预定飞行程序在轨飞行了约10个月。自2021年2月10日成功环绕火星后,探测器相继完成了着陆区预探测、轨道维持、自检等关键飞行控制任务。

5月15日凌晨2时许,“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轨道上进入着陆窗口,随后探测器实施降轨,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开始两器分离,继而环绕器升轨返回停泊轨道,着陆巡视器运行到距离火星表面125千米高度的进入点,开始进入火星大气,并最终软着陆在火星表面。

与月球探测任务相比,火星探测不仅要面临最远4亿公里的遥远距离,而且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也有较大差异。火星大气稀薄,受季节、夜昼、火星风暴等影响非常不稳定;火星表面地形复杂,遍布岩石、斜坡、沟壑等障碍物;火星尘暴较地球更为严重。这些因素都给探测器着陆火星带来了极大困难,安全着陆风险非常高。

要想平安稳定地降落到火星表面,首先要让高速奔驰的“天问一号”减速。“要保证在超音速、低密度、低动压的环境下打开降落伞。”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王闯介绍说,由于火星大气非常稀薄,还要求探测器的气动外形具备高效的减速性能,需要更轻量化的防热材料。

除了减速设计,火星进入方案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决定“生死”。因为从开始踏上进入点的那一刻起,“天问一号”就迎来了此次探火旅程中最为凶险、最为惊心动魄的“恐怖9分钟”。目前,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仅有五成左右,大部分失败都是折戟在“进入/下降/着陆”这一阶段。“这个过程需要融合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才能实施软着陆。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造成整个任务的失败。”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

为此,“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停泊轨道上就对着陆区进行了详查预探测,获取了大量着陆区地形地貌的数据,并对火星尘暴发生的概率进行了评估;同时,探测器继承了嫦娥三号、四号、五号探测器成熟的悬停、避障技术,确保安全着陆。此外,我国还首次采用了基于配平翼的弹道-升力式进入方案,降低火星大气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着陆风险,提高探测器的适应能力。

据悉,“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后,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即将闪亮登场,开展火星表面巡视探测。

原标题:官宣!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张航

免责声明:本文由静落凝封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热门文章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5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5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分析今年经济工作,全面客观研判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必将进一步坚定各方发展信心,积极主...

美国芯片不再安全、不再可靠!中国三大行业协会表态

美国芯片不再安全、不再可靠!中国三大行业协会表态

12月2日,美国宣布了新一轮对华出口限制措施,将140余家中国企业加入贸易限制清单,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等多个种类的半导体产品。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

商务部: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

商务部: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

商务部3日发布公告,决定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根据公告,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

两部门:支持央企发起设立创投基金,投长期、投硬科技

两部门:支持央企发起设立创投基金,投长期、投硬科技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金融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金融工作...